在冷库的运行过程中,蒸发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负责吸收冷库内的热量,实现制冷效果。然而,有时会发现蒸发器的传热效果出现下降情况,这不仅影响制冷效率,还可能导致能耗增加、货物储存质量受影响等诸多问题,必须及时解决。
首先,要排查是否是蒸发器表面结霜过厚所致。冷库运行时,空气中的水汽会在蒸发器低温表面凝结成霜。少量的霜层能起到一定隔热作用,可一旦霜层过厚,就如同给蒸发器穿上了一件 “厚棉袄”,大大阻碍热量传递。此时,应及时除霜。常见的除霜方法有人工扫霜,适合霜层较薄、冷库规模较小的情况,操作人员用工具将霜层清除;热气融霜则利用热的制冷剂气体通入蒸发器,使霜层融化,这种方法效率较高,对蒸发器损伤小,适用于大型冷库;还有电热融霜,通过电加热元件发热融霜,但能耗相对较大,要依据冷库实际谨慎选用。
其次,检查蒸发器内部是否有制冷剂泄漏。制冷剂不足会导致蒸发压力降低,传热温差变小,传热效果大打折扣。专业维修人员可用检漏仪对蒸发器各连接部位、管道进行细致检测,一旦发现泄漏点,要及时修复,并补充足量制冷剂。同时,确保制冷剂的充注量精准,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蒸发器正常工作。
再者,留意蒸发器的空气流通状况。若冷库内风机故障,无法使空气正常循环流过蒸发器,热量就难以被有效带走。要定期检查风机的运转,查看叶片是否损坏、电机有无异常,保证风机能以额定转速运行,为蒸发器提供良好的空气对流条件。另外,蒸发器表面被灰尘、杂物覆盖,也会影响热交换,需定期清洁,保持蒸发器换热面的洁净。
还有,蒸发器的选型是否适配冷库工况也不容忽视。若冷库负荷增大,而蒸发器换热面积过小,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,传热效果必然下滑。此时,可考虑对蒸发器进行升级改造,更换为换热能力更强、与当前冷库需求相匹配的型号,从根本上提升传热性能。
当冷库蒸发器传热效果下降时,找准原因、对症下药是关键。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排查与处理措施,能让蒸发器恢复良好传热状态,保障冷库稳定、高效运行,确保货物始终处于优质的冷藏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