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蔬采摘后,依然是有生命的有机体,通过呼吸作用维持生理活动。而这一过程会影响其新鲜度和保质期。因此,贴合果蔬呼吸特性来设计专属冷库环境,成为延长果蔬保鲜期的关键。
温度是影响果蔬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。一般而言,低温能有效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。例如,苹果在 0℃左右的环境下,呼吸速率会显著降低,延缓其成熟和衰老进程。但不同果蔬对低温的耐受程度不同,热带和亚热带果蔬,如香蕉、芒果等,不适宜在过低温度下储存,否则易发生冷害。因此,设计冷库时,需针对不同种类果蔬,配备精准的温控系统,将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,既能降低呼吸作用,又不损伤果蔬。
湿度同样对果蔬呼吸及保鲜有着重要影响。适宜的湿度能保持果蔬的水分含量,维持其饱满的外观和口感。湿度过低,果蔬会因失水而萎蔫,加速呼吸作用;湿度过高,则容易滋生霉菌。大部分果蔬适宜的相对湿度在 85% - 95% 之间。冷库应安装湿度调节设备,通过加湿或除湿,确保库内湿度稳定在这一区间,减缓果蔬呼吸代谢,延长保鲜期。
气体成分的调控也是设计专属冷库环境的关键。果蔬呼吸会消耗氧气,产生二氧化碳。适当降低氧气含量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,能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,这就是气调保鲜原理。例如,在储存草莓时,将氧气含量控制在 3% - 5%,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 5% - 10%,能显著延长草莓的保鲜期,保持其色泽、口感和营养。冷库可配备气体调节装置,根据不同果蔬的需求,精准调控库内氧气、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比例。
此外,冷库内良好的通风系统不可或缺。它能保证库内空气新鲜,及时排出果蔬呼吸产生的乙烯等有害气体。乙烯是一种催熟剂,会加速果蔬的成熟和衰老。通过通风换气,降低乙烯浓度,可有效延缓果蔬的呼吸进程,保持其新鲜度。
贴合果蔬呼吸设计专属冷库环境,需从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成分以及通风等多方面综合考量。只有打造出这样一个适宜的环境,才能让果蔬在冷库中 “舒适地安睡”,最大程度延长保鲜期,为人们带来四季新鲜的果蔬。